内容简介
恬淡静美的“菊”是日本皇室家徽,凶狠决绝的“刀”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征。 美国学者鲁思•本尼迪克特运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用“菊”与“刀”来揭示日本人的矛盾性格,即日本文化的双重性(如爱美而黩武、尚礼而好斗、喜新而顽固、服从而不驯等)……由此入手,进而分析日本社会的等级制及有关习俗,并指出日本幼儿教养和成人教养的不连续性是形成双重性格的重要因素。 文本从日本人生活方式和典型事件入手,于生动的叙述中进行有力论析,语言富有智慧和幽默感。
作者简介
鲁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1887年生于纽约。原姓富尔顿(Fulton),其祖先曾参加美国独立战争。她本人大学时期主修英国文学。1919年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人类学,是Franz Boas的学生,1923年获博士学位。1927年研究印第安部落的文化,写成《文化的类型》(Patterns of Culture,1934年出版)一书。1940年著《种族:科学与政治》(Race:Science and Politics),批判种族歧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从事对罗马尼亚、荷兰、德国、泰国等国民族性的研究,而以对日本的研究,即《菊与刀》一书成就最大。战后,她继续在哥伦比亚大学参加“当代文化研究”,于1948年9月,病逝。
目录
增订版前言
译者序言
第一章 任务——研究日本
第二章 战争中的日本人
第三章 各得其所•各安其分
第四章 明治维新
第五章 历史和社会的负恩者
第六章 报恩于万一
第七章 “义理最难承受”
第八章 洗刷污名
第九章 人情的世界
第十章 道德的困境
第十一章 儿童学习
第十二章 投降后的日本人
附录一:鲁思•本尼迪克特小传
附录二:日本学者对《菊与刀》的评论
索引
西方人名和著作索引
译者序言
第一章 任务——研究日本
第二章 战争中的日本人
第三章 各得其所•各安其分
第四章 明治维新
第五章 历史和社会的负恩者
第六章 报恩于万一
第七章 “义理最难承受”
第八章 洗刷污名
第九章 人情的世界
第十章 道德的困境
第十一章 儿童学习
第十二章 投降后的日本人
附录一:鲁思•本尼迪克特小传
附录二:日本学者对《菊与刀》的评论
索引
西方人名和著作索引
温馨提醒:小站只是一个读书爱好者的交流平台,如有读书之事可以扫描右侧的微信二维码,关注“读大书”公众号,与博主进行交流,与更多的爱好者进行交流,博主定当尽心尽力,只为读书之事。
一生读书,读一生书。
- 关注本站微信公众号
- 与更多读书人交流
- 关注本站微信公众号
- 添加读书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