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即使不怎么喜欢台湾的人,也不得不承认,作为华人世界的民主灯塔,台湾在自由经济、民主政治和多元社会的建设上确实走在了整个华人世界的前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当人们提起台湾时,总会想到这个岛上经济起飞的奇迹、民主转型的顺畅以及影响整个亚洲的文艺明星。蒋经国、孙运璇、李国鼎、王永庆、罗大佑、林青霞……一个又一个响亮的名字闪耀在当时华人世界的星空之上。
那时的台湾,高唱着《明天会更好》的旋律,以一种达则兼济天下的胸怀关心着“远处的饥荒、无情的战火,依然存在的消息”。那时的台湾,拥有着青春的骄傲和真心的面容,每个人都期待着明天的确会更好。
彼时,大概没有人能够判断,十几年后的台湾会被贴上如今这么多负面的标签:经济奇迹不再,从亚洲“四小龙”之首跌至垫底;多元社会带来更多社会撕裂,国族认同取代经济政策成为每次选举的重心;民主政治逐渐失控,大有取代泰国,成为亚洲街头政治风向标的势头。兼济天下的胸怀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近年流行起来的“小确幸”。有台大教授统计过,在这所台湾的最高学府,近三成的毕业生的人生理想是“开一家咖啡厅”。
青春期刚过,依然年轻的台湾竟遇到了迷茫的中年危机,曾经白手起家的台商精神逐渐没落,经济建设的热情逐渐转为内部撕裂的动力。年轻人一边与马**和全球化对抗,一边高唱《岛屿天光》感动自己。歌词里不再关心“忙碌的世界是否依然孤独的转个不停”,转而充斥“现在是彼一日,勇敢的台湾人”般自我感动但视野狭窄的表达。
从《明天会更好》到《岛屿天光》,时光整整三十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凡走过的必留下痕迹,台湾的变化被记录在音乐家的旋律中,小说家的文字中,电影人的影像中,以及记者们的报道中。
作为在两岸三地颇具影响力的时政、财经、文化期刊。《凤凰周刊》自创刊起,秉持着“为全球华人提供独立意见”的使命,对台湾政治、经济、文化进程有着独特的关注与报道视角。十年以来,也积累了各领域的台湾报道数百篇。从时政、社会、文化、经济、教育、军事、两岸关系等各方面丈量着台湾一路走来的艰难历程。
本合辑是《凤凰周刊》专门为亚马逊用户提供的台湾专刊,收录了近四年来90篇本刊经典的台湾报道,以及本刊之外两岸青年写的几篇文章。不仅能向各位读者描述现在的台湾是个什么样子,还能告知各位台湾是如何一步步走到现在这个样子的。在如今速朽的新媒体时代,《凤凰周刊》愿用我们深厚的积累,带给您这个时代少有的厚重的阅读体验。
《凤凰周刊》将持续对台湾新闻予以关注,也将陆续推出更多的专题类合辑,愿我们能用独特的视角和专业的解读为您持续带来优质的报道。感谢您的阅读。
温馨提醒:小站只是一个读书爱好者的交流平台,如有读书之事可以扫描右侧的微信二维码,关注“读大书”公众号,与博主进行交流,与更多的爱好者进行交流,博主定当尽心尽力,只为读书之事。
一生读书,读一生书。
- 关注本站微信公众号
- 与更多读书人交流
- 关注本站微信公众号
- 添加读书群